Author|優勢教練 藍均屏 Daphne
日前和一對小夫妻做雙人優勢諮詢,太太有點不好意思又帶著擔憂地問說:「我們兩個的 Communication 都排在最後五名,該怎麼改善或面對呢?」
我感覺到她有點困惑,甚至有點懊惱,像是在懷疑:「我是不是不擅長和人溝通?那我和老公都不太會說話,在這麼競爭的時代,我們該怎麼辦啊!」
我想先說結論,真的不用擔心,這不代表什麼壞事!
在這個講究「溝通的藝術」的時代,如果你也是Communication排序在末位的朋友,別擔心!我們一起聊聊這個天賦到底是什麼、它排在後面的意義,以及你可以怎麼發揮自己的特長。
Communication 溝通天賦的定義與特質
蓋洛普克利夫頓優勢的 34 項天賦中,每個天賦都代表了一種思維與行為模式;擁有「Communication 溝通」這項天賦主題在主導位置的人,喜歡透過語言表達來吸引注意力、傳遞資訊或激發情感。他們擅長把複雜的概念轉化為生動易懂的故事,並善於透過說話、寫作、演講等形式與他人建立連結。他們特別敏銳的地方包括:
這是一種極具感染力的天賦,尤其在需要激勵他人或簡化複雜概念時非常有幫助。
Communication 在前五和末五,各有什麼不一樣的意義?
如果 Communication 是你的前五天賦,那恭喜!你可能天生擅長把話講得很有條理、有吸引力,甚至很享受透過演講、分享或聊天來連結他人。但如果它排在你的最後幾名,這也沒什麼大不了,因為你的影響力可能來自別的方式。
像是,有些人的 Strategic (戰略) 或 Analytical (分析) 很強,這代表他們更擅長用邏輯和數據去讓人信服,而不是靠話術。有些人可能靠 Relator (交往) 和 Empathy (體諒),用安靜而深刻的方式打動人心,這也是一種很棒的「溝通力」。Communication 不在前五,只是表示你的影響力方式不一樣,不代表你無法好好和別人互動。
我很常以我的老公為例子。他在房地產業,做業務工作誰不需要溝通呢?不過,Communication Talent 並非他排序前面的天賦,甚至還蠻後面的;可是也沒有特別感覺與客戶的互動哪裡出問題。於是我刻意觀察他是如何與客戶溝通的。我發現,當他在進行業務工作時,他相當程度較多發揮的是:Individualization (個別)、Analytical (分析)、Futuristic (前瞻)、Arranger (統籌)。他每天會閱讀市場情報,分析並預測趨勢,與客戶的動機訪談也做得很細緻,甚至公司還邀請他開課培訓新手同事。非常明顯他並非倚靠機智與口才與客戶溝通,而是發揮他敏銳的觀察力掌握住客戶的動機與需求,進而提供具有洞見的資訊,協助客戶做決策。
現代社會極為重視溝通力,那我該怎麼辦?
不可否認,現代生活幾乎離不開溝通,但這不代表你一定要是那種「話很多、很會說」的人。以下分享幾個建議給你,幫你用自己的方式找到舒服又有效的溝通方法:
▋用其他強項支援溝通
你可以靠你的長處,找到不靠語言也能表達的方式。如果你有 Learner (學習) 或 Input (蒐集),可以先準備好資料和內容,把溝通變成「知識分享」的過程,少了臨場壓力。如果你有 Responsibility (責任) 或 Achiever (成就),可以透過行動證明自己,比語言更有說服力。
▋善用工具與媒介
不一定所有溝通都需要面對面或即時發生。如果你更擅長書面表達,可以多用 email、簡報、社群媒體等工具,把你的想法清楚呈現出來。找到最適合你的溝通方式,有機會讓你的影響力更強大。
▋與「溝通高手」合作
如果身邊有 Communication 很強的朋友或同事,可以試著和他們搭檔。讓他們在需要演講或即時表達時站在台前,而你則專注於後台支持,比如準備資料、分析問題,這是一種很好的分工模式。
▋重視真實價值,而非僅表面表達
別忘了語言溝通只是工具,重點是你想傳遞的核心內容。就算你的表達不如別人那麼有趣,只要你專業、有價值,別人一樣會重視你的意見。
探索發現屬於自己的溝通方式
其實溝通力的表現方式有很多種,不一定要「很會講話」才算擅長溝通。有些人用數據說話,有些人用行動表達愛與責任,有些人則善於傾聽和理解。重要的是,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,讓自己的聲音被聽見,發揮影響力。
所以別再因為 Communication 在倒數而懷疑自己的能力。你的天賦組合已經告訴你,你有其他非常棒的強項可以交錯運用,甚至比話術更有力量。只要多花點時間認識自己、用對方法,你一樣能成為一個很棒的溝通者喔!
【免費電子書下載】
點擊連結索取下載:https://www.talentsgonewild.com/ultimate-weakness-management-guid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