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uthor|優勢教練 藍均屏 Daphne
傳統觀念中,「以結婚為前提的交往」聽起來是一個慎重且合理的方式,也似乎是對女性的保護;畢竟,這項共識表面上代表著對彼此的尊重和未來的重視。然而,當我們深入剖析這個目標,就會發現,它其實可能會對一段關係帶來隱藏的壓力和錯誤的方向感。從用事業腦的視角來看,這樣的設定更像是一個短視的專案,而非一個能持續創造價值的長期合作。
以結婚為交往的目標,容易讓人產生一種錯誤的「專案結案心態」。換句話說,結婚被視為這段關係的「最終目標」,達成後就彷彿可以鬆口氣、不再努力。然而,現實是,婚姻並不是一場馬拉松的終點線,而是另一段無盡旅程的起點。婚後,兩個人需要面對的挑戰不僅沒有減少,甚至可能更多:家庭關係、經濟壓力、個人成長與彼此需求的平衡,這些都需要不斷的溝通與經營。
將結婚視為終極目標,尤其對目標導向的人,會不由自主地專注在「完成這個目標」,而忽略了約會互動階段更重要的任務:觀察雙方是否真正適合。這樣的心態容易讓人在認識階段過早做出承諾。當一段關係被目標驅動,雙方可能僅憑表面的條件決定進入婚姻,例如職業、外貌、家庭背景等,卻忽略了更深層的價值觀與性格是否契合。
最不願意見到的結果是,婚後才發現兩人有許多不盡然適合的地方,這不僅讓雙方失去對關係的信心,也可能導致許多無法彌補的衝突。相反地,在嘗試約會到穩定交往的期間,更多地關注雙方的互動品質,了解彼此如何面對壓力與分歧,才能為婚姻建立更穩固的基礎。
真正適合的前提:共同創造雙方最大價值
相比以結婚為前提交往,用事業腦設定的交往前提建議是:共同創造對雙方最大價值。這不僅包括情感上的滿足,還涉及心理成長、價值觀的契合,以及未來人生藍圖的協作。當雙方專注於這種價值創造,關係就不再只是為了達成某個事件型的目標,而是過程中雙方是否能攜手實現更好的未來。
如果雙方在相處過程發現,這段關係無法持續帶來共同利益,或是無法解決價值觀和生活目標上的分歧,那麼分手未必是一件壞事。與其將結婚視為終極目標,勉強讓關係繼續,不如以彼此的長遠幸福為考量,勇敢選擇分手,將精力投入到更適合的關係中。 用事業腦來看,這不僅是對自己的負責,也是對對方的尊重。
當我們能夠理性地面對分手,也就不會再將結束一段關係視為失敗。相反地,這是種成熟的決定,意味著我們看清了雙方有彼此無法接受的不同,並尊重各自追求幸福的權利。這種態度不僅能讓我們從關係中學到更多,還能更有自信地面對下一段感情。
避免短視目標,專注長期價值
將結婚視為唯一目標,還可能導致一種「短視心態」:雙方可能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而忽視關係中的問題,甚至刻意隱藏自己的需求。然而,這些問題終究會在婚後爆發,導致更大的矛盾。相對地,當我們將目光放在雙方是否能持續創造價值時,就能更清楚地評估這段關係是否值得長期投入。
從用事業腦的角度看,婚姻就像一場長期的合作,而不是一個短期的專案。雙方需要共同經營、解決問題,並確保這段關係對雙方都有利。如果合作的基礎不牢固,選擇分開並各自尋找更適合的「合作夥伴」,反而是更成熟且負責的決策。
所以不要因為對方同意「以結婚為前提的交往」,就覺得安全沒問題。「結婚」不是一個適合的目標設定,人間清醒學姐呼籲各位千萬放下對結婚的執念,將目標設定在專注經營一段真正健康、有價值的關係。
不斷調適,而非一勞永逸
婚姻是兩個人共同經營的長期合作,而不是「一旦達成就可以高枕無憂」的結果。如果交往的過程過於目標導向,婚後的生活可能因雙方的適配性不足而出現更多挑戰。將結婚視為起點而非終點,提醒我們婚姻的本質是持續的調適與互相成長,而非僅僅達成一個形式上的目標。
最後還是再三強調,愛情的成功不在於結婚這件事本身,而在於兩人如何在一段關係中找到彼此的幸福。如果我們能拋開「結婚是終極目標」的框架,更多地著眼於關係中的真實價值,才能為未來的婚姻奠定更加穩固的基礎,讓兩人攜手走得更遠。
愛情從此不迷路。用事業腦談戀愛,找到屬於你的最佳人生夥伴!
【近期免費線上講座】
報名資訊:用事業腦談戀愛!轉化你/妳的職場成就到親密關係
2024.11.23 (六) 19:00–21:00 (GMT+8)
報名資訊:用事業腦談戀愛!轉化你/妳的職場成就到親密關係
2024.11.24 (日) 9:00–11:00 (GMT+8)
報名資訊:單身約會攻略大解密:告別迷思邁向成功約會
2024.11.29 (五) 19:00–21:00 (GMT+8)
【免費電子書下載】
點擊連結索取下載:https://www.talentsgonewild.com/self-introduction-done4you